肿瘤堵路气道只剩“一线天” 胆大心细 多学科打通“生命之路”-下载凯发k8

新民客户端

飞入寻常百姓家

肿瘤堵路气道只剩“一线天” 胆大心细 多学科打通“生命之路”

肿瘤堵路气道只剩“一线天” 胆大心细 多学科打通“生命之路”飞入寻常百姓家

健康 2024-05-30 16:57:57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郜阳,王根华,陈杨  

图说:患者向医护人员表达感谢之情 采访对象供图(下同)

一呼、一吸,对正常人来说,也许是世间再简单不过的事情。可因为肿瘤肆意疯长,呼吸这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对35岁的谭女士来说却是一种奢望。

命运一直不肯松开对谭女士紧扼住的喉咙——正常成年女性的气管直径为16至18毫米,但她的气管直径仅有6毫米,被肿瘤挤压成“一线天”。

为了挽救患者的生命,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上海长征医院)多学科专家迎难而上,“决定为她冒一次险”,为其气管植入1枚“救命”支架,撑起了生命通道。


气管被压成“一线天” 危在旦夕

2021年,谭女士因患骨巨细胞瘤,在当地医院进行了胸椎骨巨细胞瘤切除术;但好景不长,2024年1月肿瘤复发,肆虐疯长的肿瘤压迫气道使她喘憋严重,几乎无法正常呼吸,随时都有窒息可能。

谭女士被家人搀扶着辗转当地各大医院,却都因“救不了”而被婉拒。经多方咨询,在家人的陪伴下,她来到上海长征医院骨科骨肿瘤病区就诊。

经检查评估,谭女士因重度气道狭窄导致呼吸衰竭,不具备手术条件;然而不手术,压迫症状将会越来越重,最终导致她窒息死亡。

在专家团队建议下,谭女士迅速被转入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增强ct显示,谭女士的气管已经被肿瘤压扁,气管狭窄长度约有5厘米,最窄处直径仅有6毫米缝隙。“这是人进出气的生命通道,现在就只剩一条缝隙。”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唐昊教授表示,患者胸椎骨巨细胞瘤还会继续挤压气管,也许一口痰堵塞气管就会造成窒息,必须尽快为她打通这条生命通道。

唐昊教授团队紧急联系麻醉科共同商讨决策,“决定为她冒一次险”,制定了“硬镜下行气道支架植入术”的治疗方案,并对可能的风险作了充分预案。

图说:唐昊教授为患者行气道支架植入术


最窄最软处“绣花” 步步惊心

这是一例充满风险的手术。谭女士巨大的胸椎肿瘤已严重压迫气管,在麻醉状态下可能会导致气道进一步狭窄而出现缺氧加重的情况,这无疑加大了手术和麻醉的难度;同时,术中硬镜进镜时很容易刺激声门导致喉头水肿,从而引起窒息,这对术者的速度要求极高——手术时需操作者迅速将支架准确释放在气管狭窄处,从而避免患者处于完全窒息状态。

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营救。唐昊教授凭借丰富的临床诊治经验,熟练置入支气管镜,看到病人声门下4厘米处重度外压性狭窄,管腔呈“一线天”状时,他当机立断,采用14厘米硬镜插入患者声门气管狭窄段的上方,并置入金属支架。当支架稳稳地卡在气管狭窄处后,谭女士的管腔恢复通畅,血氧饱和度回升至正常值,大家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此时距离手术开始仅仅过去了30分钟。

从麻醉中苏醒的谭女士,感觉呼吸困难显著缓解,喘憋症状也得到了改善。手术的成功,不仅为她赢得了宝贵的救治时间,也为后续治疗肿瘤病灶创造了条件。

扛过重症感染 转危为安

一周后,通过支气管镜检查发现,谭女士术后气管最狭窄段为12毫米,谭女士呼吸衰竭得到纠正,符合手术指征,随即转回骨科骨肿瘤病区,杨兴海教授团队为谭女士实施了后路胸椎椎体及椎旁肿瘤切除重建内固定术。术后,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谭女士病情逐步好转,并转入康复医院进行康复治疗。

天意弄人,就在谭女士庆幸自己得以康复时,重症感染却又悄然而至。她因持续发热伴有胸腔积液,被确诊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流感染伴有左侧脓胸,再次转回长征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重症感染所带来的严重消耗,使谭女士原本就经受重创的身体变得更加不堪一击,也让后续治疗步履维艰。

经过近一个月的抗感染、胸腔冲洗引流等治疗,谭女士的感染终于得到控制。事不宜迟!唐昊教授再次为患者进行气管镜检查,并取出了气道内支架,经过两天观察,她终于转危为安。此后,在护理团队的精心呵护下,谭女士的各项指标均回归平稳,于日前顺利出院。

“气管狭窄属于呼吸系统危及生命的急危重症,经支气管镜植入气管支架,是呼吸介入诊疗技术中难度及风险较高的手术之一,优势在于创伤小,直视下定位精准,可紧急重建呼吸气道,保证呼吸通畅,迅速缓解呼吸困难等症状。”唐昊表示,“当然,要完成一台气道支架置入手术,术前需制定精密方案,术中不仅需要操作者技术熟练,还需具备保持术中气道通畅的能力,术中多学科团队间的默契配合尤为关键。”

通讯员 王根华 陈杨 新民晚报记者 郜阳

编辑:郜阳

看评论

推荐阅读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