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进国企 | 红色电业为人民——城市电力的改革发展历程-下载凯发k8

新民客户端

飞入寻常百姓家

红色文化进国企 | 红色电业为人民——城市电力的改革发展历程

红色文化进国企 | 红色电业为人民——城市电力的改革发展历程飞入寻常百姓家

2022-10-11 12:27:58

来源:上海国资  

为深入贯彻市第十二次党代表大会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市国资委党委联合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共一大纪念馆、新民晚报社等共同开展“红色文化进国企——上海国资系统红色资源挖掘传播与开发”活动,深入挖掘上海国资国企具有历史价值、教育意义、纪念意义的物质资源和精神资源,讲好上海国企发展中的红色故事,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

本期“红色印迹”是申能集团选送的申能电力开发公司股份制试点批复文件、招股说明书和申能股份有限公司创立大会暨第一届股东代表大会工作报告。这些红色物件生动记录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上海的能源发展的历史进程。

红色物件:股份制试点批复文件、招股说明书、申能股份有限公司创立大会暨第一届股东代表大会工作报告

红色基因传承者:申能集团

红色物件年代:20世纪90年代

红色物件印迹:申能因改革开放而兴,赋能城市、服务人民

股份制试点批复文件与招股说明书

申能股份有限公司创立大会暨第一届股东代表大会工作报告封面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上海作为全国现代工商业最为集中的城市之一,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持续不断地支持全国各地工业建设。到1985年前后,上海工业总产值已经占上海市gdp中的70%左右,上海的经济主要依靠工业,而且主要是现代工业,这也意味对电力的高度依赖。但是,那时候的上海电力工业建设基础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并不匹配。

为突破瓶颈,党和政府陆续推出了各种创新办法。1987年底,国务院批转《国家计委关于征收电力建设资金的暂行规定》,决定自1988年1月1日起,对所有企业用电每度加征2分钱,作为地方电力建设的专项资金,为中国电力事业开辟了一条新的筹资渠道,这就是我国电力发展史上著名的“2分钱办电”的由来。为了积极把握“2分钱办电”新局面,“申能”应运而生。1987年8月15日,申能电力开发公司完成工商注册,承担上海集资办电资金“总账房”功能,统筹管理上海市集资办电资金,负责上海地区电力建设。此后6年内,申能先后参与投资了石洞口电厂、吴泾电厂六期等工程,投资建成的电厂装机容量共计300万千瓦,基本缓解了当时上海电力供应紧张局面。

申能股份有限公司创立大会暨第一届股东代表大会

1989年,申能电力开发公司成立咨询室,聘请相关领域专家开展《申能发行股票预可行性研究》。1992年,申能抓住机遇,积极准备改制上市。同年6月,经市计委同意,申能开展股份制试点,改组为申能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4月16日,申能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股票代码600642,成为全国电力能源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

1997年4月2日,吴泾电厂八期工程(现吴二发电)主厂房挖土动工

申能集团下属上海吴泾第二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在上市后,申能着重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拟建中的项目力求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进行投资和建设,初步打破了计划经济下传统的电力建设投资体制,朝着规范化、市场化方向发展。同时,申能继续加大电力、能源投资,坚持做大做强主业,不仅要确保要让上海用得上电,还努力打造精品工程。发展至今,申能在上海投资控股500万千瓦的高效煤电机组、343万千瓦的燃气发电机组、16个共45万千瓦的新能源项目,承担了上海市三分之一的电力供应;申能立足上海市,深化“走出去”发展,电力项目多点布局,分布于沪、浙、苏、皖、蒙、宁、青、新、陕、冀、琼等多地,并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努力探索海外业务机会,控股年发电量近485亿千瓦时;申能积极践行“双碳”理念,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在能源结构优化、节能减排市场化发展、煤炭清洁利用等方面争做行业先锋,截至2021年底,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占比达到总装机容量的四分之一。

申能集团下属上海外高桥第三发电公司


“2021年度上海市文创项目——上海国资系统红色基因挖掘传播与开发”专题报道

编辑:杨喻

看评论

推荐阅读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