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大数据读历史 05后少年绘制解放前红色期刊留存趋势图-下载凯发k8

新民客户端

飞入寻常百姓家

用大数据读历史 05后少年绘制解放前红色期刊留存趋势图

用大数据读历史 05后少年绘制解放前红色期刊留存趋势图飞入寻常百姓家

教育 2022-02-21 17:12:00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陆梓华  


新民晚报“上海时刻”出品

图说:“红星照耀中国”百本红色期刊封面展展板  新民晚报记者 孙中钦 摄

遇到100本可能年龄比自己爷爷奶奶还要大的期刊杂志,05后少年会有怎样的态度,又会有怎样的发现?中国中学高一女生朱天颍和同学们给出了一份有巧思的答卷——用大数据,解读历史背后的故事。

“这些期刊的存在时间如此之短,最短的只有9天?它们为什么会消失?”“它们真的消失了吗?在当时,有许多期刊换了一个名字,继续存在于世间……”在中国中学底楼举行的一场“红星照耀中国”百本红色期刊封面展展板旁,作为小组长,朱天颍正在熟门熟路讲解着历史小组的研究成果。对历史事件的熟稔程度表明,她花了不少功夫。这场展览始于上学期起,百本红色期刊成为同学们回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的窗口。

朱天颍说,自己从小就喜欢历史,但是,当小伙伴们面对100本期刊,一时竟不知该如何下手开展探究。95后历史老师高逢蔚给大家带来了新鲜的视角——不妨试试让数据说话!最终,大家决定选用1915年至1949年之间的60本为样本进行探究。

数据汇总、图表绘制、动态图制作……朱天颍说,这还是同学们第一次用这种方法为历史勾勒脉络,除了要掌握新技能,她牢记着高老师的要求——每一项分享都要有据可考,逻辑清晰,不能“想当然”。这让她对文科学习有了新的认识。

这些期刊中,有以宣传党的路线宗旨的机关刊物,有以小说、散文为主的文学性刊物,还有以各种形式呈现的综合性刊物。历史小组整理了60本红色期刊的兴办、停办、留存趋势图,又将1915至1949年分为北洋军阀时期、白色恐怖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趋势图中,红线表示每年新增刊物数量,蓝色表示每年停刊数量,黄线则表示每年存留总数,比对图表和史实,同学们发现许多有意思的现象。

比如,党刊一度发行近乎停滞,处境艰难,但是红色期刊总数量却并没有减少,原来,这一段时间内,《语丝》、《莽原》等文学性刊物大量出现,其中鲁迅的《朝花夕拾》及小说就曾刊登在《莽原》上。“这说明,当时所有的人都在用不同的方式为积贫积弱的中国找一条出路,无论是来自政治界还是文艺界,他们是忧国忧民的仁人志士。”朱天颍说。

同学们还发现,一些期刊即便一时被禁,但创办者仍未放弃革命的理想。“这本《向导》是党中央于1922年7月中共二大后所创办的党中央机关刊物,由蔡和森、瞿秋白、邓中夏等人担任主编。1927年7月18日,在白色恐怖之下,《向导》被查封。”朱天颍指着展览入口处的一本杂志向记者介绍。小跑两步,她熟门熟路来到另一本杂志边,“你看,仅过了3个月,一本新的杂志《布尔塞维克》出现了,创办者还是《向导》的原班人马。”

用朱天颍的话说,在浩瀚的历史资料中穿梭,每发现一个诸如此类的“巧合”,就像完成了一次“榫卯结构拼图”,让她体验着学习的快乐和成就感,更震撼于百年前那群年轻人的激情。

“红色期刊为什么会如此生生不息?因为它们的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人啊!”朱天颍说,这次特别的学习经历让同学们愈发感叹先辈们的不易,“周恩来和邓颖超创办《觉悟》的时候,跟我们现在几乎同龄,我们很惊讶,当时他们是有多大的魄力!”

“为了打破现阶段的迷惘,而欲寻觅正当的道路。于是我们承受了怀疑的目光,冷意的嘲笑,一切的困难……不知道其他的一切,只知道去健全我们的人格,锻炼我们铁一般的身躯。”在做课题的过程中,小朱特意将恽代英为《中国青年》撰写的一段发刊词,记在了心间。

【相关链接】

中国中学校长郑敏芳介绍,除了历史小组,同学们从自身兴趣出发,在老师指导下,对地理、语文、英语、思政等不同类别展开探究,结果令人惊喜。

例如,男生钟哲宇和他所在的地理课题组小伙伴们把百本期刊的发行地贯穿为一张“红色地图”,并发现其中有33本创办地不约而同地选择在了上海,由此展开探究;思政课题组以“从《新青年》到新青年——从《新青年》看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传承”,总结走访老渔阳里2号《新青年》编辑部旧址的课题研究成果,结合冬奥会上谷爱凌、苏翊鸣等同龄人的精神特质,总结提炼了新时代青年“热情开朗、包容进取、勇于挑战、敢于突破”和“与时代同频共振、为祖国添砖加瓦”等使命担当;语文课题组把百本红色期刊与语文学科教材相结合,探索知识分子如何么以红色期刊的形式,把革命思想扩散到更广阔的社会阶层中;英语课题组则以从“窃火者”到“燃灯者”为题,思考新时代的青年如何在吸取外来文化精髓的同时,担负起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使命。

新民晚报首席记者 陆梓华



编辑:钱文婷

看评论

推荐阅读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