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70年 | 从涅瓦河到黄浦江:铁道专家戈宁和他的俄罗斯妻子-下载凯发k8

新民客户端

飞入寻常百姓家

家国70年 | 从涅瓦河到黄浦江:铁道专家戈宁和他的俄罗斯妻子

家国70年 | 从涅瓦河到黄浦江:铁道专家戈宁和他的俄罗斯妻子飞入寻常百姓家

2019-09-07 14:09:00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邵宁  

1955年,苏联列宁格勒。一位英俊的中国小伙子和一位美丽的俄罗斯姑娘相识、相爱了。从涅瓦河边到黄浦江畔,他们携手走过了64年的风风雨雨。如今,两位耄耋老人依然相伴相守,相濡以沫。

图说:戈宁和妻子柳霞。种楠 摄

这就是铁道专家戈宁和他的妻子柳霞(柳德米拉·巴巴斯基娜)。他们在上海一同生活了半个多世纪。他们用自己的方式为这座城市奉献着,也见证了这座城市的日新月异。再过不到一个月,就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中俄建交70周年纪念日,对于这个跨国家庭来说,意义非同寻常。因为他们的命运,一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上海紧紧联系在一起。

相爱在涅瓦河畔

2007年8月,本报曾报道过这个中俄家庭。十多年后再见到两位老人,岁月似乎在他们身上没有留下太多的痕迹,他们精神矍铄,思路清晰。年近九旬的柳霞衣着得体,还化了淡妆。

戈宁原名奚组纲,今年92岁,党龄已有74年。上世纪40年代初,他在上海中学就读时受到进步思想的影响,积极投身抗日救亡学生运动,在1945年6月参加了中共上海地下党,当时他还不满18岁。“那时候入党,就是把生命交给了祖国,交给党的伟大事业。”戈宁说。

1946年,他考入上海交大土木系学习,并开始领导学生运动。交大的学生运动一个接一个,轰轰烈烈的“护校运动”中,他被选为学生代表去南京请愿,遭到军警残酷镇压。因为身份暴露,党组织安排他撤退到苏北根据地。南京解放前夕,戈宁作为技术干部被编入第二野战军,南京解放后参与接收浦口铁路,后被调入济南铁路局。

1951年,戈宁被派往苏联列宁格勒铁道学院学习,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留苏生。戈宁和其他留苏生一心想着早日学成回来,建设祖国。尽管去的时候不懂俄语,但他以惊人的毅力刻苦学习,以全五分的成绩提前一年毕业,回国后又再次被派往苏联读研究生。

在留苏期间,他认识了俄罗斯姑娘柳霞。柳霞的父亲是名军官,参加过卫国战争,在战争结束前夕牺牲了。战争后期,柳霞和妈妈也去了野战医院,才十三四岁的她像个小护士一样,帮着照顾伤员,中学毕业后选择了学医。相同的经历和共同的抱负使两位年轻人一见如故。碧波荡漾的涅瓦河畔,留下了两人爱的足迹。1957年,柳霞大学毕业,这对异国情侣幸福地结婚了。

黄浦江畔的奉献

1959年1月,戈宁获得副博士学位。柳霞把刚满一岁的儿子交给母亲,随丈夫一起回到了中国。回国后,戈宁进入铁道部科学院工作,曾担任过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茅以升的秘书。上世纪60年代,他曾参与南京长江大桥的试验工程,以及上海第一条过江隧道——打浦桥隧道的试验工程。而柳霞则被安排在友谊宾馆专家招待所当医生。

1966年,戈宁调回上海,在上海铁路局科研所工作,历任上海铁路局科研所副所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88年离休后又被单位返聘了多年,为新中国的铁道事业奉献了一生。几十年前,人们乘火车总能听到咔嚓咔嚓的响声,这是因为铁轨连接处存在缝隙,戈宁带领团队研制出了1500米的长钢轨,被全国各地铁路所采用。上世纪80年初,他在科研所率先成立计算机研究室,研发出了国内第一套电子售票系统。

柳霞随丈夫到上海后,则在卢湾区中心医院当了一名内科医生,她可能是上世纪60至80年代上海唯一的一名外国大夫。医院的同事和病人都叫她“巴医生”,聪明好学的她不仅学会了汉语,还很快学会了上海话,她认真为病人诊治,用拉丁文开方,由于医术高明、态度和蔼,她诊台前排的队要比别人的长。她于1986年被评为卢湾区卫生局先进工作者。1992年,她还获得了一份《凯发官网入口首页的荣誉证书》:巴巴斯基娜同志从事卫生工作30年。

直到1982年,柳霞才第一次回到苏联,见到了已经25岁的儿子阿列克赛。退休后,夫妻俩也经常去圣彼得堡,现在阿列克赛每年都来中国探望父母。上海和圣彼得堡,已经不再像从前那么遥远。

戈宁和柳霞交流用俄语,这是他们相识时候的语言。戈宁很感叹,柳霞跟着他到中国来,作出了很大牺牲。她是独生女,到了中国,不仅经历了缺衣少食的三年困难时期,而且和上海人一样在狭小的房子里生活,挤公共汽车上班,在家里又包揽了所有的家务,还精心照料婆婆。同时,她没有放弃自己的事业。是的,直到今天,在淮海路、复兴公园等地方,柳霞还经常遇到老卢湾的居民亲热地叫她“巴医生”呢。

虽然年事已高,戈宁依然心系祖国的发展:“现在中国的高铁,已经超出了我的想象。原来我们要向苏联老大哥学习,但现在已经成为世界的领跑者。2017年11月,党的十九大召开后,他再一次前去参观了一大会址,并在纪念馆的留言簿上写下了一首七言诗:“星火申江九六秋,乾坤扭转竞风流。改革开放万众笑,登月绕天全世讴。法剑惩腐民气盛,神州崛起震山河。群情共筑中华梦,一带运行一路歌。”

相关链接:老物件的故事 | 三枚纪念章


图说:三枚纪念章

在戈宁和柳霞的家里,有三枚珍贵的纪念章。两枚属于戈宁,分别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于2005年和2015年颁发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这是为了表彰老共产党员戈宁在抗日战争期间所作出的贡献。

另一枚属于柳霞,是“圣彼得堡建城300周年”纪念章。那是2006年,圣彼得堡市政府代表团访问上海,特地来看望了柳霞。2003年是圣彼得堡建城300周年,这是一座历史名城,也是一座英雄城市。在卫国战争时期,列宁格勒遭遇德国法西斯围困,饿死、冻死了100多万人,所有经历了那段艰苦岁月、顽强不屈的俄罗斯人,都能够获得这枚纪念章。故乡没有忘记这位远在上海的俄罗斯女儿。

新民晚报记者 邵宁


编辑:屠瑜

看评论

推荐阅读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