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70年丨一家三代与花结缘 “崇明水仙”四季绽放传承百年-下载凯发k8

新民客户端

飞入寻常百姓家

家国70年丨一家三代与花结缘 “崇明水仙”四季绽放传承百年

家国70年丨一家三代与花结缘 “崇明水仙”四季绽放传承百年飞入寻常百姓家

新民眼 2019-04-29 16:11:53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范洁  

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昨天开幕,今晚,施克松父子将启程北上,相伴同行的,是近三十盆反季开花的崇明水仙,将与来自全球的花卉同场竞技。

从复兴重振崇明水仙于灭绝边缘,到建成全国最大复瓣水仙花基地,施克松一家传承“施家花厢”的百年品牌,也见证“繁花似锦”的时代变迁。“相信在2021年中国花博会,崇明水仙将再度绽放世界舞台。”

图说:施克松一家致力于崇明水仙的改良与种植。新民晚报记者 徐程 摄

沪上花卉名家之一

据《崇明经济史话》记载,上世纪20年代,崇明合兴镇农民施谷郎去市区走亲戚,顺手捎了些自家水仙,路上巧遇外国人想买手中之花,因为语言不通,就伸出两根手指,意为卖两角钱,没想到外国人竟给了两美元。施谷郎大喜过望,认定这是一条生财之道,回崇明后就发动乡邻种植水仙,因为村人大多姓施,水仙又养在玻璃厢房内,“施家花厢”由此得名。

绝大多数水仙都是单瓣花,俗称“金盏银台”,崇明水仙则均是复瓣花,唤作“玉玲珑”,花美香更浓。上世纪30年代初,崇明水仙种植面积超过500亩,“施家花厢”与赵家菊花、俞家康乃馨、林家小盆栽并称上海花卉“四大家”。

施家种花人中,名气最响的莫过于施谷郎堂兄弟四人,其中就有施克松的祖父施洪福,“那时候,他们已经将水仙花卖到了北京、南京、汉口,还出口日本、美国。”

新中国成立后,“施家花厢”改制为“合兴园艺场”,当时崇明水仙达到700亩,年产水仙根球2500余担。在施克松幼年的记忆里,水仙暖棚充满温馨和快乐,哪怕三九寒天,玻璃棚里暖意融融,母亲常带着施克松在里面洗澡,父亲施慕君在一旁侍弄水仙花,氤氲的雾气混合迷人的花香,令人沉醉。

好景不长,伴随种花栽树成“资产阶级情调”,水仙花也遭了劫难,根球被扔进坑里和沟边,花田改种水稻,暖棚成了鸡舍。崇明水仙几近灭绝,只有零星几株在河岸、角落边兀自生灭。

留住崇明水仙之根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崇明,1981年合兴园艺场委托市里花木公司,从福建漳州等地买来300麻袋、5万斤水仙球,施克松分到180斤水仙球。然而,或是“水土不服”,外地水仙养不大,今年种下去是“鸽子蛋”,来年挖出来还是“小笼包”。几年下来,花农们心灰意冷,大多改种唐菖蒲等其他花种,水仙又被冷落。

“后来,我开了家绿化公司,效益不错,但心里老是惦记着崇明水仙。”2002年,在外打拼了十多年的施克松回到家乡。一次家庭聚会,家人的一句试探,勾起了他心底的牵挂:“你还想种水仙吗?如果再不种,崇明水仙真要彻底断了。”

施克松父子抱着“留根”的念想,挨家挨户收集水仙种源,从3亩地开始育种扩繁,前往福建漳州取经学习,吸收形成一套适合崇明水仙的技术模式。到2007年,种植面积扩至8亩,被崇明林业站设为“崇明水仙保种基地”,同年“崇明水仙”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成为唯一载入名录的上海本地花卉。

2009年,施克松在向化镇租下60亩土地,成立崇明百叶水仙花合作社,两年后初具规模,在崇明农委的支持下,获评“区域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项目”,还获得市科委三项技术成果奖,实现崇明水仙设施化、产业化、规模化栽培并上市销售。

2012年,第一届中国国际地理标志产品博览会上,施克松父子将崇明水仙捧进上海展览中心,引发市民关注,掀起回忆热潮。“久违的水仙花香,终于回来了!”

复兴花开世界之梦

从最初的3亩,到如今的230亩,“施家花厢”规模连年扩容,已经成为全国最大复瓣水仙花基地,带动本地近百户农户就业,施克松也被评为“上海工匠”,荣获市五一劳动奖章,大儿子施豪子承父业,当起新型职业“花农”,小儿子董辉也回到家乡,投身美丽乡村建设。“这些年,我们是搭上崇明生态发展的顺风车。”

重新走进公众视野的崇明水仙,备受市场青睐。今年新春,3万盆“施家花厢”水仙一销而空,求购者络绎不绝。然而,与占据市场98%份额的漳州水仙相比,崇明水仙仍有巨大空间。此外,施克松父子致力传播“崇明水仙文化”,举办崇明水仙雕刻大赛,走进校园讲解水仙知识,邀请中小学生采摘体验,筹建崇明水仙文化馆等。

去年,崇明成功获得第十届中国花博会承办资格,会期为2021年5月至7月,并非水仙花期。但是,家门口的盛会,崇明水仙怎能缺席?

为了让水仙反季开花,施克松父子多次与农学院专家交流,向荷兰同行取经,几经失败终于在今年试验成功。走进基地一间30平方米的“密室”,温度维持在1℃,架上摆放着盆盆水仙花,有些含苞待放,有些还只有叶子。“通过球根保鲜、低温控制,可以定制‘开花时间’,以后一年四季都能看到水仙花开。”

以花博会为契机,崇明正加快推进花卉产业发展,打造花卉研发、生产和销售全产业链,形成集聚效应,这让施克松一家备感期待。“相信崇明水仙香飘世界的梦想,在不远的将来会成为现实。”

【老物件的故事】

水管焊接的车架、皮套开裂的座椅、磨得锃亮的把手……一辆自己组装的“无字牌”自行车,承载着施克松一家的回忆。

图说: 这个木桶的“年龄”比施克松两个儿子年纪还大。新民晚报记者 徐程 摄

上世纪80年代,由于种植不见起色,崇明水仙花农人数锐减,但施克松没有放弃,每年岁末都骑着这辆自行车,顶着寒风跑遍整个崇明岛,从仅存的几户花农处,收购水仙的鲜切花。天色微蒙出发,披星戴月回家,每天骑行30多公里,并在笔记本上细心记下每家种植情况,这也成为后来重振水仙的关键。2002年,施家父子拿出5万元,根据记录,挨家挨户找到当年种植水仙的人家,从宅院边或河沟旁,买回已是半野生状态的2500斤水仙,成为“施家花厢”复兴的“火种”。

新民晚报首席记者 范洁

编辑:郁晶陶

看评论

推荐阅读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