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海100胜 64丨豫园新韵 流连忘返九曲桥 唇齿留香老字号-下载凯发k8

新民客户端

飞入寻常百姓家

阅读上海100胜 64丨豫园新韵 流连忘返九曲桥 唇齿留香老字号

阅读上海100胜 64丨豫园新韵 流连忘返九曲桥 唇齿留香老字号飞入寻常百姓家

2017-09-03 13:00:00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萧君玮  

视频:豫园新韵。新民晚报新媒体 陈炅玮 萧君玮 摄制

豫园,位于上海黄浦区,北靠福佑路,东临安仁街。这张上海“名片”拥有三重身份——既是精致江南园林的代名词,又有热闹商业傍身,还是香火很旺的宗教圣地。

明朝嘉靖年间,豫园还仅指当时刑部尚书潘恩之子潘允端的私家花园。几百年风雨过去,现在人们说起豫园,会想到“闹猛”的灯会、祈福的香火和经典的美食……对民俗、传统、历史的一切想象,在这里都可以一一得到满足。

【新民晚报·新民网】在即将到来的9月“上海旅游节”上,非遗“老字号”照例将在豫园商城内“唱主角”——童涵春堂国药、王大隆刀剪、湖心亭茶艺等,都将以现代方式演绎传统。主办方还想出了新点子——中秋节期间,游客游园时可能与机器人不期而遇,人机互动,对上几句跟中秋有关的古韵诗篇。

近日,豫园管理处将收藏的书画扇面精品外展,这一以《海上清风》为题的展览,将在沈阳张氏帅府博物馆展至11月……

豫园,历史在她身上留下的每道痕迹,都被后人用不同的方式保护着、珍惜着。

图说:游客漫步在豫园商城。新民晚报新民网记者 萧君玮 摄

史海沉浮

名园命运几多坎坷

玲珑玉垒千钧重,曲折楼台万姓游;坐使湖山增彩色,豫园有史足千秋。

1961年,经过5年复建修缮后,豫园对社会开放,郭沫若游园后写下如上诗篇。

如今,这座有着“东南名园冠”美誉的江南园林,在繁华都市之中依旧保持着本色。花30元门票(旺季40元),就能徜徉于这座古园中,在红阁角亭、绿波锦鲤之间,体验400年前上海望族的极致享受。

作为上海最具代表性的地标之一,这座始建于嘉靖、万历年间的私家花园,已走过了458年历史。园子最初的主人潘允端曾任四川布政使。为了让父亲安享晚年,潘允端从明嘉靖己未年(1559年)起,就在潘家住宅世春堂西面的菜田上,聚石凿池,构亭艺竹,建造园林。取名“豫园”,是因为“豫”有“平安”“安泰”的涵义,园子是为“豫悦老亲”所建。

之后,豫园几经风雨。鸦片战争时,英军强占豫园,更有小刀会起义等历史事件为其增添传奇色彩。至解放前夕,豫园内一派颓然,盛景不再。

1956年,人民政府对豫园进行了第一次修复,但受财力物力所限。1961年10月,豫园重开。1982年和1987年,著名古建筑园林艺术专家陈从周教授先后两次主持修缮,豫园这才变成了现在所见的模样。豫园接待过的中外游客数以亿计,其中不乏各国政要。目前,游客可游览三穗堂(原为乐寿堂)、仰山堂、元代铁狮、大假山、龙墙、古银杏、藏宝楼、古戏台等景点。

漫步园中,处处可见隐藏在天然氧吧中的别致小亭,或是设计精巧的曲径回廊;坐在仰山堂,隔水相望大假山,或是亲见镇园之宝“玉玲珑”……这些珍宝能保存至今,是时代的幸运。

图说:九曲桥上游客熙熙攘攘。新民晚报新民网记者 萧君玮 摄

凝固时光

数字测绘“拷贝”古园

作为豫园现在的当家人,豫园管理处主任臧岭这样定位自己的使命——保护老祖宗传下来的宝贝、延续上海的文脉。

臧岭说,古建筑十分脆弱,怕虫、怕火,与其追求“修旧如旧”,不如用“修旧如故”作为准则更妥帖。豫园的美,应该选择其最辉煌的一个剖面,科学地记录下来。而现在这个园子,正是豫园精彩之处的“集大成者”。

在豫园的历史中,由于文物记录有断代,一些细节已很难考证。因此,豫园管理处和同济大学合作,尝试通过数字化测绘,将豫园一砖一瓦一梁一木的相对位置固定下来。“2005年到2006年,进行过一次测绘。上个月,第二次测绘刚刚结束。”臧岭说,数字化测绘处理以1956年后逐步定型的豫园为样本,“现在假如有一块空地,豫园可以被原样复制出来。”未来,数字化处理会再细化固定细节。

20世纪初,上海的一些书画大家聚在一起成立了豫园书画善会,这使得豫园成为了海上画派的发源地。到现在,豫园书画善会还在继续活动。豫园建园450周年之际,园内还举办了豫园书画善会百年华诞的纪念展。

重视文脉的延续,加之馆藏大量字画、家具、文玩,让豫园成为一个不是博物馆的博物馆,民间和官方的文化交流频繁。故宫博物院曾多次带着包括赏玩、印玺、钟表、字画等在内的珍品来豫园的“听涛阁”办展。

图说:豫园里的游客。新民晚报新民网记者 萧君玮 摄

“网红”常青

金字招牌自成潮流

来豫园的人,从国家元首到平民百姓,为何豫园的商业文化有那么强大的包容性?答案就是传统文化。豫园商城副总裁吴仲庆认为,不同于其他商圈的“年轻化”,豫园商城的“经典”气质,恰恰就是其传统文化,这是一个绝不能丢的“根”。

而说到“网红”,吴仲庆很自豪:“排长队的‘网红’店我们这里有很多,而且已经‘网红’了不知道多少年!”吴仲庆所指的,是南翔馒头店、老城隍庙五香豆、豫园梨膏糖……吴仲庆回忆:“非典的时候游客很少,九曲桥前广场上大概只有几十个人。即便如此,南翔馒头店门前依旧一长串排队的,起码有十几个。”

喜爱豫园,因为这里“最上海”。在外国人眼中,豫园是中国的缩影。多少老外为了吃一屉小笼、一碟拉糕,练熟了筷子,说溜了中文。在外地游客眼中,豫园代表了上海,他们来到这里就直奔主题,排队等位。在本地人眼中,这里就像自己的家。都说上海老饭店的本帮菜最正宗,寿宴、婚宴都愿选它,旺季得预订才能吃得上。老饕们喜爱这里的扣三丝、八宝鸭、红烧划水、油爆虾,光听名字都忍不住咽口水。

每年元宵灯会,是豫园最热闹的时刻。“老外一跨进灯会现场,会手舞足蹈激动地跳起来。在这里,他们对东方文化的需求被满足了。”吴仲庆已经在这里工作了25个年头,而豫园灯会迄今举办了22届。灯会的参观人数一年比一年多,精心设计的灯彩造型,传递着国家的“精气神”。

调整业态

只为留客喝茶听曲

前些天,2017豫园中国日(节)“风花雪月·自在大理”云南大理民俗风情展演在豫园商城的中心广场开展,复刻版的大理古城标志性建筑“南城门”引来不少人自拍留念。这边厢,一嗓子高亢的云南白族民歌将气氛推向高潮。不远处的和丰楼上,刚刚重新装修开张的“海上梨园”内,演员们身着华服咏唱昆曲雅调。《长生殿》与民歌一应一和,唱起了“对台戏”。

广场上展示的白族扎染技艺、下关沱茶制作等非遗技艺,则是豫园商城每年“三会九节”的其中一环。“三会”指的是新春民俗艺术灯会、民族风情展演会和中秋游园会。“九节”则用美食、茶、中药膏方养生等不同主题来充实。豫园商城正尝试通过业态调整,让游客停步小憩,喝一杯清茶,听一段小曲。

以文为本,以旅聚势,以商增值,最后再用增值反哺文化。这一套“商旅文”结合的“组合拳”,正是豫园的绝招。吴仲庆说,目标很简单,就是要让豫园“更文化、更场景、更审美、更特色、更体验,让每一个来豫园的人更快乐”。

导览·豫园

地点:黄浦区安仁街137号

交通:轨交10号线豫园站

编辑:沈佳灵

看评论

推荐阅读

"));
网站地图